春节未尽 春已近
温柔的东风轻抚大地
吹醒沉睡的万物

我们将迎来立春节气
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
是新的一切的起首

此时节
冰化雪消、草木滋长
万物复苏、生机渐显
一年四季、自此开始

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
一候东风解冻
二候蛰虫始振
三候鱼陟负冰

在立春这天
全国各地都有“咬春”习俗
南方要吃春卷
而北方一些地方则要吃萝卜

“咬得草根断,则百事可做”
简简单单一个“咬”字
在人心底埋下了
吃得了苦、扛得住风雨的韧劲儿

打春

民间扎春牛,用鞭打之,谓之打春。“打春牛”预示农耕活动的开始,有规劝农事、鼓励春耕的含义。

  • (唐·贺知章)

    碧玉妆成一树高,

    万条垂下绿丝绦。

    不知细叶谁裁出,

    二月春风似剪刀。

      

  • (宋·苏轼)

    春牛春杖,无限春风来海上,

    便与春工,染得桃红似肉红。

    春幡春胜,一阵春风吹酒醒,

    不似天涯,卷起杨花似雪花。

      

  • (宋·张栻)

    律回岁晚冰霜少,春到人间草木知。

    便觉眼前生意满,东风吹水绿参差。

      

  • (唐·杜甫)

    春日春盘细生菜,忽忆两京梅发时。

    盘出高门行白玉,菜传纤手送青丝。

    巫峡寒江那对眼,杜陵远客不胜悲。

    此身未知归定处,呼儿觅纸一题诗。

      

  • (元·贯云石)

    金钗影摇春燕斜,木杪生春叶。

    水塘春始波,火候春初热。

   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。

      

好雨知时节
当春乃发生
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
第二个节气雨水

东风解冻
冰雪皆散而为水、化而为雨
故名雨水

古人将雨水分为三候
一候獭祭鱼
二候鸿雁来
三候草木萌动

这一时期,气温回升
和煦的阳光和绵密的细雨
开始浸染早春大地

久别的暖意
轻轻柔柔笼罩人间
仿佛给大地披上一层纱衣
一帘微雨中,万物迎来春之美

雨水时节
天气乍暖还寒
应当少食生冷
多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
以顾护脾胃

占稻色

占稻色的习俗多见于客家人,而占稻色也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,来占卜今年稻米的丰歉,预测稻谷的收成和质量。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,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量低。

  • (唐·杜甫)

    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
    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
    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

    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
      

  • (唐·王维)

    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
    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
      

  • (宋·陆游)

    世味年来薄似纱,谁令骑马客京华。

    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。

    矮纸斜行闲作草,晴窗细乳戏分茶。

    素衣莫起风尘叹,犹及清明可到家。

      

  • (宋•邵雍)

    春雨细如丝,如丝霖霖时。

    如何一雾需,万物尽熙熙。

      

  • (唐·李商隐)

    怅卧新春白袷衣,白门寥落意多违。

    红楼隔雨相望冷,珠箔飘灯独自归。

    远路应悲春晼晚,残霄犹得梦依稀。

    玉铛缄札何由达,万里云罗一雁飞。

      

一年中最响亮的节气
——惊蛰
今天如期而至

春雷始鸣,大地解冻
万物欣欣向荣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
“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。
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

其实,唤醒万物的并非雷鸣
而是春暖

惊蛰有三候
一候桃始华
二候仓庚鸣
三候鹰化为鸠

农谚有云
“到了惊蛰节,锄头不停歇。”
惊蛰,不仅唤醒了各种花鸟昆虫
也吹响了春耕的号角

三四月时,你只管耕种
八九月时,自有答案
丰收的希望
都藏在这春日的耕种里

祭白虎

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,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,口角画有一对獠牙。拜祭时,需以肥猪血喂之,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,使之充满油水,不能张口说人是非。

  • (唐·白居易)

    瘴地风霜早,温天气候催。

    穷冬不见雪,正月已闻雷。

    震蛰虫蛇出,惊枯草木开。

    空余客方寸,依旧似寒灰。

      

  • (唐·元稹)

    阳气初惊蛰,韶光大地周。

    桃花开蜀锦,鹰老化春鳩。

    时候争催迫,萌芽互矩修。

    人间务生事,耕种满田畴。

      

  • (宋·陆游)

    儿童莫笑是陈人,湖海春回发兴新。

    雷动风行惊蛰户,天开地辟转鸿钧。

    鳞鳞江色涨石黛,嫋嫋柳丝摇麴尘。

    欲上兰亭却回棹,笑谈终觉愧清真。

      

  • (宋·范成大)

    浮云集。轻雷隐隐初惊蛰。

    初惊蛰。鹁鸠鸣怒,绿杨风急。

    玉炉烟重香罗浥。拂墙浓杏燕支湿。

    燕支湿。花梢缺处,画楼人立。

      

春风吹落枝头露
春雨湿透春海棠
又到了百卉争艳时节

我们迎来春意盎然的“春分”节气
春天终于在这一刻
向我们敞开了久违的怀抱

春分的智慧
在于平衡
这一天
同一经线上的人们
都将在同一时刻迎来日出

古人将春分分为三候
一候玄鸟至
二候雷乃发声
三候始电

儿童散学归来早
忙趁东风放纸鸢
春分是放风筝的好时节

农谚有云
春分麦起身
一刻值千金
春分也是农忙时节

立蛋

“春分到,蛋儿俏”,“春分”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,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,据介绍,春分这一天是时间的平衡,蛋站立的稳定性最好。

  • (唐·刘长卿)

    日月阳阴两均天,玄鸟不辞桃花寒。

    从来今日竖鸡子,川上良人放纸鸢。

      

  • (宋·徐铉)

    仲春初四日,春色正中分。

    绿野徘徊月,晴天断续云。

    燕飞犹个个,花落已纷纷。

    思妇高楼晚,歌声不可闻。

      

  • (宋·苏轼)

    雪入春分省见稀,半开桃李不胜威。

    应惭落地梅花识,却作漫天柳絮飞。

    不分东君专节物,故将新巧发阴机。

    从今造物尤难料,更暖须留御腊衣。

      

  • (唐·王勃)

    东园垂柳径,西堰落花津。

    物色连三月,风光绝四邻。

    鸟飞村觉曙,鱼戏水知春。

    初晴山院里,何处染嚣尘。

      

  • (清·顾贞观)

    乍展芭蕉。欲眠杨柳,微谢樱桃。

    谁把春光,平分一半,最惜今朝。

    花前倍觉无聊。任冷落、珠钿翠翘。

    趁取春光,还留一半,莫负今朝。

      

  • (清·宋琬)

    野田黄雀自为群,山叟相过话旧闻。

    夜半饭牛呼妇起,明朝种树是春分。

      

桃花初绽 杨柳泛青
风和雨润 碧草如丝
处处洁净明朗
万物吐故纳新

又是一年清明时
又到一年安放思念的日子

《历书》:“斗指丁,为清明,
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
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。”

古人将清明分为三候
一候桐始华
二候田鼠化为鴽(rù)
三候虹始见

一年一清明
一岁一追思
扫墓作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
表达对祖先的“思时之敬”

梨花风起正清明
游子寻春半出城
踏青 植树 放风筝
到户外 去田野 在山边
感受旖旎春光
拥抱明媚春天

祭祀扫墓

清明扫墓,即为“墓祭”,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,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,是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。

  • (唐·王维)

    清溪一道穿桃李,演漾绿蒲涵白芷。

    溪上人家凡几家,落花半落东流水。

    蹴踘屡过飞鸟上,秋千竞出垂杨里。

    少年分日作遨游,不用清明兼上巳。

      

  • (唐·杜牧)

    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    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      

  • (唐·韩翃)

    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
    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

      

  • (唐·孟浩然)

    帝里重清明,人心自愁思。

    车声上路合,柳色东城翠。

    花落草齐生,莺飞蝶双戏。

    空堂坐相忆,酌茗聊代醉。

      

  • (宋·程颢)

    芳原绿野恣行时,春入遥山碧四围。

    兴逐乱红穿柳巷,困临流水坐苔矶。

    莫辞盏酒十分醉,只恐风花一片飞。

    况是清明好天气,不妨游衍莫忘归。

      

  • (宋·苏轼)

    春事阑珊芳草歇。客里风光,又过清明节。

    小院黄昏人忆别。落红处处闻啼鴂。

    咫尺江山分楚越。目断魂销,应是音尘绝。

    梦破五更心欲折。角声吹落梅花月。

      

杨花柳絮随风舞
雨生百谷夏将至
我们迎来了谷雨节气

此时节
“杨花落尽子规啼”
春天已近尾声
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
蕴涵着“雨生百谷”之意

农田里的作物
都渴盼着雨水的滋润
一场雨的洗礼
必将带来勃勃生机

谷雨三候
一候萍始生
二候鸣鸠拂其羽
三候戴胜降于桑

“清明多栽树,谷雨要种田。”
这一时节
正是农民们忙碌的时候

在谷雨时节播撒下汗水
金秋的收获就有了希望

赏牡丹

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,因此,牡丹花也被称为“谷雨花”。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,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。

  • (宋·范成大)

    谷雨如丝复似尘,煮瓶浮蜡正尝新。

    牡丹破萼樱桃熟,未许飞花减却春。

      

  • (明·方太古)

    春事阑珊酒病瘳,山家谷雨早茶收。

    花前细细风双蝶,林外时时雨一鸠。

    碧海丹丘无鹤驾,绿蓑青笠有渔舟。

    尘埃漫笑浮生梦,岘首于今薄试游。

      

  • (唐·元稹)

    谷雨春光晓,山川黛色青。

    叶间鸣戴胜,泽水长浮萍。

    暖屋生蚕蚁,喧风引麦葶。

    鸣鸠徒拂羽,信矣不堪听。

      

  • (清·朱彝尊)

    屋上鸠鸣谷雨开,横塘游女荡船回。

    桃花落后蚕齐浴,竹笋抽时燕便来。

      

  • (唐·齐己)

    春山谷雨前,并手摘芳烟。

    绿嫩难盈笼,清和易晚天。

    且招邻院客,试煮落花泉。

    地远劳相寄,无来又隔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