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港镇峒山村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东部,南依九十里长港,北靠秀美大峒山。全村有6个自然湾,11个村民小组,915户,4065人。近年来,峒山村积极探索清廉村居建设新路径,把清廉建设融入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、民主建设、社会管理等村居建设的方方面面,打造政治清明、干部清正、社会清朗的村居坏境,推动清廉村居建设走深走实。
一、建强基层廉政队伍
峒山村“两委”现有四人,其中村党总支3人、村委会3人,“两委”交叉任职2人。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,11个党小组,现有党员133名。峒山村扎实推进“清廉村居”基层组织建设,选优配强班子队伍,明确村党组织是“清廉村居”建设的责任主体,党组织书记是“第一责任人”。
二、加强廉政制度建设
以规范制度为抓手,建立党内监督制度、“党务、村务、财务”公开制度。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、资产等规范化管理,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登记、保管、使用等制度。同时把民主决策作为“清廉村居”建设的重要抓手,在项目建设、资金使用方面严格遵守“四议两公开”程序落实。
三、夯实廉政文化建设
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、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道德教育,加强文化建设与廉政建设的融合。积极创新方式手段,充分利用支部工作群、学习强国、智慧党建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开展工作,提升廉政文化建设效果。建设清廉法治文化长廊,巧妙地植入红色小故事、名言警句、村规民约等清廉思想、将法治知识、反腐倡廉的知识性、教育性和警示性融为一体,起到传播清廉知识、弘扬清廉文化、启迪清廉思想的作用。
四、创新廉政治理能力
峒山村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,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,通过成立村乡风文明理事会、建立法治建设长效机制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等举措,加快推进乡村治理“三治”合一工作模式,充分调动村民主观能动性,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清廉村居治理格局。
王铺村辖13个自然湾,9个村民小组,699户,2775人。村“两委”干部4人,党员80人,下设9个党小组。近年来,王铺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,健全村居监督体系和提升监督能力,加强村居党风廉政建设,取得显著成效。
一、加一重“压”,落实责任固成效。积极健全组织生活制度,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评廉、村民询问质询、民主评议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;严格规范落实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每周定期召开支委两委干部碰头会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;定期自觉接受沼山镇纪委组织的廉政谈话,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。
二、设一堵“墙”,发挥作用强监督由驻村干部担任“清廉村居”建设指导员、村级监察工作站成员担任“清廉村居”建设监督员,参与村里重大决策过程。并围绕村级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、廉洁履职规定、村干部考核管理办法等规定,开展审核审签、检查督导、警示约谈,监督村级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和村干部廉洁自律情况。
三、上一把“锁”,健全机制管“家产”结合村级农村巡察和正在开展的农村集体非生产性开支专项行动,全面清查村级“三资”情况,进一步健全完善“三资”管理制度,使村级财务真正形成一种“内部控制与外部约束相结合、行政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、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”的良性管理机制。
四、树一面“旗”,营造氛围显民风结合每月党支部主题的党日活动,将监察法以及违规违纪案例通报等内容纳入每月“主题党日”活动“主菜单”,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清廉教育。同时深入挖掘家风家训、村规民约中的清廉元素,充分发挥文化礼堂、文化广场、文化长廊在培育和涵养清廉文化方面的引领作用,引导基层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廉洁修身、廉洁齐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