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聚焦“关键点”,落实主体责任。严格落实党委清廉国企建设主体责任、党委书记第一责任、班子成员“一岗双责”和纪检监察监督责任“四责协同”机制;及时研究部署清廉国企建设工作,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,细化10项36条具体措施,成立清廉国企建设领导小组,为建设清廉国企打下坚实组织基础。严格落实“第一议题制度”,用好“学习强国”平台,及时跟进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和中央、省、市决策部署,为建设清廉国企打下坚实思想基础。
二、聚焦“关键线”,完善运行机制。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,完善“三重一大”决策机制,凡涉及“三重一大”事项,党委会均前置研究,集体决策,集团纪检监察部按要求全过程列席党委会议,对相关决策进行监督。结合市场化转型改革,集团公司聚焦议事决策、选人用人、薪酬管理、业务接待等重点方面,对公司50余项关键制度进行梳理整合、外规内化,进一步提高依法合规经营、风险防控意识,为清廉国企源头预防提供重要支撑。
三、聚焦“关键面”,强化精准监督。深入推进重点业务、关键环节、关键人员的监督工作。先后开展专项整治、专项检查、自查自纠行动10余次,受理问题线索6条,下发整改通知书1份、处置建议书1份,报送正面典型2人、反面典型2人,给予通报批评5人,党纪处分1人,提醒谈话处理6人,为清廉国企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。
四、围绕“示范点”,突出典型带动。积极开展清廉国企示范点创建工作,制定示范点培育方案、建立示范联系点制度,以市担保公司“清廉担保”、市昌能公司“清廉工程”作为清廉国企建设的重点工作全力指导推进,着力打造清廉国企示范点。把示范点创建活动融入干部职工家庭,开展“清廉家访树新风,廉洁从业促发展”主题活动;把廉洁文化融入项目现场,项目现场随处可见廉洁宣传标语;把警示教育大会开在项目现场,进行集体廉洁提醒谈话,集体签署《廉洁从业协议书》,不断深化清廉国企建设。
五、围绕“廉文化”,营造浓厚氛围。紧盯年节放假等重要时间节点,共发布廉洁提醒5次、“四风”专项检查6次、工作纪律及疫情防控专项检查5次、会风会纪督察2次,通过警示教育、监督检查“两手抓”,强化纪律要求,通报批评8人,批评教育4人,辞退1人。印发清廉文化建设重点工作方案,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重要部署,以阵地建设为载体,打造廉洁宣传文化墙,在办公区、建项目工地打造廉政文化阵地;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9场次,廉政文化展3场次,选树集团勤廉典型3人、最美清廉家庭1个,推选的公司员工获得2021-2022年度“鄂州最美家庭”荣誉称号。
今年以来,市城控集团认真贯彻市委、市纪委监委和市国资委关于清廉国企建设的部署和要求,自上而下全面启动清廉城控建设工作,为集团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深入调研,科学制定清廉建设“路线图”。制定印发《2022年清廉城控建设行动方案》,明确争创“全市清廉国企示范点”的总体目标,提出 “四清四更”的阶段性目标,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十条创建举措及详细措施,为推进清廉城控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以上带下,全面实施清廉创建“细胞工程”。城控集团党委带头,积极推进清廉部门、清廉项目、清廉工地创建工作,带动清廉水务、清廉交投建设。集团党委作出清廉建设“十不准”承诺,全体员工对标落实。制定下发《市城控集团清廉示范点创建操作指引(试行)》,从制度建设、监督渠道等八个方面,推进清廉建设规范化。市水务集团培植清廉项目示范点1个、清廉示范岗1个、清廉窗口示范点3个。市交投公司以公交停保场项目为重点,从增强清廉意识、执行清廉工程管理制度等方面,推进清廉项目建设。
强化监督,推进公司治理运行规范有序。紧紧围绕鄂州花湖机场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政治监督,发现项目质量管理、资金管理、安全管理等方面12个问题,制发《监督提醒函》2份,督促逐项整改到位,并建立长效机制。市纪委监委予以充分肯定,并在媒体上进行刊载。集团加强投融资贷款、项目招投标、物品采购等方面的日常监督,开展招投代理监督和招标监督31次,废标3次。集团纪委全程参与中层干部竞聘、社会招聘工作,实现公开公平公正。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,建立健全“三重一大”事项、薪酬、人事、绩效等方面制度,将清廉建设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。
注重实效,培育厚德勤廉国企文化。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,组织开展“十个一”活动,大力弘扬清廉守正、担当实干之风。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大会,集中收看《围猎陷阱》、《权力迷途》警示教育片,高补星同志讲专题廉洁党课。组织开展“我身边的勤廉故事”宣讲活动,弘扬清正廉洁主旋律,凝聚干事创业正能量。
2021年以来,金安公司认真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国资委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的要求,着力打造学习知廉、行为践廉、常态督廉的工作体系,为公司发展和金融押运安全提供坚强纪律保证。公司先后被湖北省公安厅、鄂州市委授予“全市国有企业红旗示范党组织”“2021年度全省保安工作成绩突出集体”称号。
学习“知”廉, 在坚定信念中筑牢精神家园。公司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、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、清廉国企建设要求作为党支部会议第一议题,第一时间传达学习,组织全体员工观看警示教育片、讲廉政党课13场次,提升员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纪法意识、清廉意识。与员工及家属分别签订《廉洁从业承诺书》《家庭助廉倡议书》,引导员工净化社交圈、朋友圈、生活圈。
常态“督”廉, 在纪律约束中强化正风肃纪。凡“三重一大”事项民主决策,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。围绕“关键人、关键事”,对全体员工开展个人信用征信、涉毒集中尿检和违法犯罪公安网上比对查询等“四项排查”,共排查员工150余人次,劝退违规违纪2人次,进一步净化了守押队伍。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、约谈,对违纪违法者严肃处理。班子成员之间、班子成员与干部职工交心谈心100余人次,开展廉洁谈话11人次,给予开除党籍处分1人、免职2人。
行为“践”廉,在严于律己中认真履职尽职。开展党员“亮身份、作示范、保安全”主题实践活动,落实一车一党员,党员引领一车、示范一车的“头雁效应”凸显,促进全员强化廉洁意识、端正服务态度、规范职业行为。公司党员共解决金融单位服务诉求和员工“急难愁盼”揪心事130余件,共收到金融单位感谢信、锦旗60余封(面)。
枫树线业围绕“三好四有五不”的清廉民企建设体系,坚持把“清”和“廉”的要求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各环节,推动企业发展取得新成效,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。
一、强化组织领导,明确工作任务目标。制定《湖北枫树线业有限公司建设清廉民企工作方案》,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、中高层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,并全部签订《廉洁从业承诺书》,发挥“头雁”效应,强化工作职责,推动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见效,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、制度成果和治理成效。
二、强化制度完善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。作为一家外向型企业,枫树线业所依仗的不仅是过硬的产品质量,更是廉洁从业的企业品质。每年邀请会计事务所进行全面检查审计,设立短信、电话、意见箱等举报专线,对员工廉洁从业情况进行监督;建立公司廉洁管理制度、商业道德规范管理程序等一系列企业规章制度,以严格的内控管理促进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廉洁高效,让清廉成为“枫树人”的习惯和自觉。对清廉的不懈坚守,对品质的坚实保证,换来的是客户纷至沓来、企业蒸蒸日上,枫树与全球三大工业缝纫线供应商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,被誉为“中国制线之王”。
三、强化宣传教育,汇聚创建工作力量。一是强化阵地建设。由企业党组织定期开展廉政理论学习教育,配齐职工书屋廉政教育有关书籍,汇聚清廉民企建设共识。二是强化氛围营造。树立清廉宣传栏,悬挂清廉警示板,在官方公众号推送清廉民企建设新闻信息,促进廉洁教育理念深入人心。三是强化活动开展。组织开展普法进企业、员工清廉教育培训会等活动,建立“先模人物文化墙”,重点选树一批先进典型“枫树人”,以点带面强化模范带头作用;深化厂务公开,构建和谐劳动关系,定期召开职工大会听取职工意见和诉求,企业获评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,全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。通过不断加强清廉民企建设,营造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,为清廉鄂州建设贡献枫树力量。
建华建材(鄂州)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清廉民企建设实践,实现权力运行规范有序,以清为美、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和清廉文化深入人心,以清廉民企建设助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。
一、传导压力深化清廉教育。一是筑牢思想防线。每周组织开展学习活动两场,将公司制度纳入学习内容;中高层干部全部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,知晓清廉责任。二是筑牢监督防线。每年邀请外部机构进行年度审计;内部设立成本稽核组,开展账目核查和合规审核;在线上、线下设立清廉信箱,接受员工清廉线索反映;每季度开展一次不记名监督评议。通过专项督查、随机抽查和相互监督等形式,形成常态化监督格局,营造清正廉洁的震慑态势。
二、严明制度管控廉洁风险。企业加入中国企业反舞弊联盟,坚持将清廉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准则。一是出台《董事会对部门经理及以上中高层领导的十六点要求》并制作成宣传栏公开警示。二是制定《管理人员行为规范》等廉政制度,严明违反职业道德和廉洁纪律问题。三是制定完备的合同审查管理机制,在基建、采购、销售等重点环节出台完善的管理规定,依法公开企业权力运行及办事流程,建立决策科学、执行坚决、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,有效堵住漏洞,管控各类廉洁风险。
三、激发活力释放清廉动能。一是强化清廉文化引领。出版《为己杂谈》一书,引导员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、诚信经营、三不伤害(不伤害员工、客户、供应商的利益)、四个准时(准时发工资、付供应商货款、纳税和付银行利息)的清廉企业文化。二是积极宣传清廉理念。通过设立清廉建设标语和线上展示清廉建设动态等方式,积极宣传企业清廉理念,强化工作要求。三是开展廉洁从业教育。将廉洁从业教育纳入新员工入职培训、晋升培训内容;定期组织开展中高层清廉从业和职业道德教育;开展清廉文化教育培训,通过集团内部反腐案例,强化以案释纪,明确底线、高压线。不断增强清廉文化的感召力,根植“敬廉崇洁”的理念。